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
關燈
小
中
大
十三行四大保商,從四條渠道將英夷可能來犯的事情給捅了上去,總督府、粵海關和旗城裏登時暗流湧動。但湧著湧著,卻就沒消息了。
吳承鑒不相信總督府的師爺和監督、將軍的家奴會敢瞞下來此事,但幾天過去,三大衙門卻一點動靜都沒有——按理說,如果兩廣總督和廣州將軍都重視此事,就算在軍政上馬上就有反應,至少要分別將幾個保商叫過去了解更具體的情報此事,怎麽向現在這樣,一顆大石頭扔下去,卻水花也不濺起來一點。
吳承鑒想想英國的海軍隨時會開到粵海關,便忍不住煩躁了起來,私下裏再去打聽,卻才從盧關桓那裏聽到一點消息,卻是兩廣總督吉慶聽說番夷可能來犯,一開始是有些緊張的,然而聽說只有幾百人,便是嗤的一聲冷笑:“撮爾小醜,區區幾百人,能幹什事!”便再沒反應了。
吳承鑒聽了這回覆,心裏不由得一沈。
大清的高級官員,難道已經自大無知到這個地步了嗎?已經分不清戰兵與號稱兵力的區別了嗎?
還是說現在距離雅克薩之戰不過百餘年,滿洲人就已經忘了和俄國人作戰是什麽情況了嗎?而且英國人比俄國人還……
忽然吳承鑒自己楞了一下,這才想起,大清的大部分官員對歐洲的形勢是不了解的,根本就不清楚歐洲列強軍事力量的對比,也未必明白英國的海軍在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麽。
當然,吳承鑒也不認為那五百英國海軍就有征服大清帝國的可能性,他猜測那應該只是英國方面對打開中國國門的一次試探,而對對方這次試探如果應對得不好的話,接下來便可能兵連禍結了。
想到這裏,吳承鑒不免對大清放在廣東的這些高級官員大為失望,最後他只能將希望放在和珅的那條路上,就希望和珅能重視這件事情吧。
——————
就在吳承鑒翹首以待的時候,這日有人來報,京城來了欽差。
吳承鑒一時驚喜,心想和珅的反應居然這麽快,而且來了欽差而不是和府家人的話,那就是北京高層對此事有了更高層面的決斷了。
他趕緊換了官袍,出來迎接,卻見來的不是滿洲的侍衛,而是個漢族的文官,不由得一楞,一個文士打扮的人上前來,用粵語說:“昊官,我哩介紹(我來介紹)。”他先用粵語介紹自己乃是廣州府禮房經制吏,又不經意地點了點跟戶房、刑房兩吏的交情(這兩個和吳家關系較好),然後就轉為一口官話,介紹那位官員——卻是一位翰林院的典簿,從京城趕來傳旨的。廣州府這邊接待之後,就派了這位禮書陪同前來。
十三行雖然常常和省城、府城、縣城的官吏打交道,但主要也是跟吏房、刑房、戶房乃至兵房、工房打交道,和師爺們打交道最多,而與禮房打的交道最少,所以這位廣州府禮書他不認得。
吳承鑒不認得這位禮書,那禮書卻認得吳承鑒,此刻說話的時候滿臉堆歡,對吳承鑒帶著掩飾得很好的諂媚,吳承鑒非常熟悉這種表情:這是報喜、討賞的暗示——一般來說看到這種表情也就意味著好事。
他又瞥了一眼旁邊兩個隨從,見他們一個捧著一個頂戴,一個捧著一套官袍,都是新的,吳承鑒心中一動:“這是要封賞什麽嗎?要給我加官進爵?可是不對啊,這個頂戴官袍跟我現在戴的差不多。”
這時也不方便問,先將那典簿迎進來,進了仰恩堂——這是專門作為正式接待官員的地方。
那典簿對吳承鑒上下打量,從吳承鑒的服飾中認出他的品級是個正五品郎中,發出一聲冷笑:“廣州真是神仙地,一個商人,也能接二連三地弄到頂戴了。”眼神之中,充滿了嫉恨。
吳承鑒一時不知道對方是什麽意思,也還沒弄清楚對方的來歷,幹脆不接口。
便聽那典簿說:“吳昭光呢?出來接旨吧。”
“吳?吳什麽?”吳承鑒一時楞在那裏,竟想不起是誰。
那典簿怒道:“怎麽,這裏不是吳昭光家嗎?”回頭問陪同前來的廣州府禮房經制吏:“怎麽回事!你是帶錯路了嗎?”
那禮書上前咳嗽了一聲,道:“昊官,你們吳家,不是給你侄子捐了個官嗎?”
吳承鑒大為詫異,這才想起吳昭光就是光兒啊!
這一來是因為他怎麽也沒將這次的事情往光兒身上想,二來是那典簿是四川人,口音上廣東人聽不習慣,所以一時意識不到!
“光兒……我給光兒捐了個官?”這真是從何說起?
那典簿聞言怒道:“你胡說什麽!什麽捐官!是朝廷念在廣州義商吳承鈞多年來出錢出力,為國為民,特恩許加其子從五品員外郎。什麽捐官!”
這個典簿的性子十分別扭,他得了這個差使跑來嶺南,自己也知道是會有好處的,卻又偏偏處處顯得不情願,明明看不起這些捐官的商戶,但偏偏面子上還要維護官員體系的體統,所以不肯聽別人提起“捐官”二字。
吳承鑒聽到“吳承鈞”三字,這次知道沒錯了,心中沒有驚喜,反而是驚詫乃至暗憂,這種沒來由的餡餅忽然掉下來可未必是好事。然而看看那個典簿已經十分不耐,便道:“且等等,且等等,吳昭光就是我的侄子。我現在就叫他出來。”
他畢竟是大保商,從詫異與莫名中反應過來,再處事就十分熟練,給旁邊的穿隆賜爺使了個眼色,穿隆賜爺就上前招呼,一個體態極佳的揚州瘦馬上前,直接跪在那典簿腳邊,將一杯茶頂在頭頂,嬌聲道:“爺辛苦了,請爺用茶。”
杯子晶瑩剔透,茶葉暗香撲鼻,人更是嬌媚無方。
這杯子茶水也就算了,這等嬌俏人兒上前來軟玉溫香,兩聲爺出來,一下子把那個典簿給叫得有些軟了——地方官富而京官窮,尤其是向他這種清水衙門裏的低級官員更窮,身家用度比吳家園看門的都不如,那經歷過這等絕色偎依,一下子心神搖蕩起來。
穿隆賜爺也上前來,他見這個典簿眼皮子淺,就知道用不著太過隱晦——怕是太過隱晦了效果反而不好,也就上前,連稱欽差老爺辛苦,暗中已經塞了一個大紅包過去。
那陡然覺得袖子裏被塞了個東西,手指碰了碰,就知道是兩個銀元寶,這塊頭怕不有五十兩,心頭就一陣竊喜,心想這些廣東人果然有錢,就聽穿隆賜爺說:“這杯茶欽差老爺先喝著解渴,等公事辦完,我們吳家回頭還有冰敬奉上。”
那典簿一聽喲,這還有後續啊。他錢一到手,脾氣就收斂了些,又見有美人好茶伺候,焦躁便去了大半。
與此同時,吳承鑒讓吳七急急往梨溶院而來,在院裏撞到吳六,吳六扯住他道:“幹什麽,這麽慌張。”
吳七問:“光少呢?”
吳六道:“找光少做什麽?他在東廂房,大少奶盯著他讀書呢。”
兄弟倆拉扯著走到了東廂房門口,果然見蔡巧珠坐在一邊,看著光兒在練字,吳七進門道:“大少奶,快讓光少換身衣服到仰恩堂去。”
蔡巧珠轉頭道:“怎麽了,看你跑得氣喘籲籲的。”
吳七道:“仰恩堂來了個欽差,說是朝廷念在大少身前為國為民,要給光少封官。”
屋內不知道多少人同時啊了起來,個個驚詫。
蔡巧珠和吳六對視一眼,同時想起那事來,跟著化作驚喜:“這……這可是真的?”
吳七道:“敢來我們吳家園,總不可能是騙子吧。不管怎麽樣,先讓光少換身衣服到前面去。那位欽差脾氣可不大好。”
光兒一臉的懵,卻還是在蔡巧珠的督促下換了衣服,蔡巧珠也換了件更莊重的外衫,然後帶著光兒匆匆往中堂趕來。
路上就看吳承鑒在堂外回廊下等著了,向蔡巧珠招手,蔡巧珠帶著人走過去,問道:“三叔,那……那欽差可是真的?”
為光兒謀官的事情,蔡士群沒有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蔡巧珠,只說事情在辦,但有些懷疑那中間人是否真的能辦下來,要蔡巧珠且等等消息,所以蔡巧珠對事情也並無十全把握。
吳承鑒見大嫂三分驚訝之中,倒帶著七分期待,不免有些怪,但一時也沒多想,就道:“人是廣州府禮書帶來的,宅裏有人認得那個禮書,與梁商主家四姨太有拐彎親戚,不是沒根基的。移送文書我也看了,的確是真的。”
蔡巧珠道:“這……這可是……”她的七分期待,一下子都變成了歡喜了。
吳承鑒道:“只是這事有些怪異,如果是朝廷給我加官,不管是什麽理由,總也算在情理之中,可我們全無運作,怎麽會突然給光兒加官,而且還是從五品員外郎!”
吳六在旁邊道:“昊官,員外郎很大嗎?”
吳承鑒道:“知縣老爺才是七品,員外郎比知縣還大三級,你說大不大?”
蔡巧珠和吳六更是喜出望外了。
吳承鑒看他倆的反應,忽然有些疑心了,然而這時不是說話的時候,便道:“且先進去,接了官袍頂戴再說。”
蔡巧珠連忙道:“是,是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吳承鑒不相信總督府的師爺和監督、將軍的家奴會敢瞞下來此事,但幾天過去,三大衙門卻一點動靜都沒有——按理說,如果兩廣總督和廣州將軍都重視此事,就算在軍政上馬上就有反應,至少要分別將幾個保商叫過去了解更具體的情報此事,怎麽向現在這樣,一顆大石頭扔下去,卻水花也不濺起來一點。
吳承鑒想想英國的海軍隨時會開到粵海關,便忍不住煩躁了起來,私下裏再去打聽,卻才從盧關桓那裏聽到一點消息,卻是兩廣總督吉慶聽說番夷可能來犯,一開始是有些緊張的,然而聽說只有幾百人,便是嗤的一聲冷笑:“撮爾小醜,區區幾百人,能幹什事!”便再沒反應了。
吳承鑒聽了這回覆,心裏不由得一沈。
大清的高級官員,難道已經自大無知到這個地步了嗎?已經分不清戰兵與號稱兵力的區別了嗎?
還是說現在距離雅克薩之戰不過百餘年,滿洲人就已經忘了和俄國人作戰是什麽情況了嗎?而且英國人比俄國人還……
忽然吳承鑒自己楞了一下,這才想起,大清的大部分官員對歐洲的形勢是不了解的,根本就不清楚歐洲列強軍事力量的對比,也未必明白英國的海軍在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麽。
當然,吳承鑒也不認為那五百英國海軍就有征服大清帝國的可能性,他猜測那應該只是英國方面對打開中國國門的一次試探,而對對方這次試探如果應對得不好的話,接下來便可能兵連禍結了。
想到這裏,吳承鑒不免對大清放在廣東的這些高級官員大為失望,最後他只能將希望放在和珅的那條路上,就希望和珅能重視這件事情吧。
——————
就在吳承鑒翹首以待的時候,這日有人來報,京城來了欽差。
吳承鑒一時驚喜,心想和珅的反應居然這麽快,而且來了欽差而不是和府家人的話,那就是北京高層對此事有了更高層面的決斷了。
他趕緊換了官袍,出來迎接,卻見來的不是滿洲的侍衛,而是個漢族的文官,不由得一楞,一個文士打扮的人上前來,用粵語說:“昊官,我哩介紹(我來介紹)。”他先用粵語介紹自己乃是廣州府禮房經制吏,又不經意地點了點跟戶房、刑房兩吏的交情(這兩個和吳家關系較好),然後就轉為一口官話,介紹那位官員——卻是一位翰林院的典簿,從京城趕來傳旨的。廣州府這邊接待之後,就派了這位禮書陪同前來。
十三行雖然常常和省城、府城、縣城的官吏打交道,但主要也是跟吏房、刑房、戶房乃至兵房、工房打交道,和師爺們打交道最多,而與禮房打的交道最少,所以這位廣州府禮書他不認得。
吳承鑒不認得這位禮書,那禮書卻認得吳承鑒,此刻說話的時候滿臉堆歡,對吳承鑒帶著掩飾得很好的諂媚,吳承鑒非常熟悉這種表情:這是報喜、討賞的暗示——一般來說看到這種表情也就意味著好事。
他又瞥了一眼旁邊兩個隨從,見他們一個捧著一個頂戴,一個捧著一套官袍,都是新的,吳承鑒心中一動:“這是要封賞什麽嗎?要給我加官進爵?可是不對啊,這個頂戴官袍跟我現在戴的差不多。”
這時也不方便問,先將那典簿迎進來,進了仰恩堂——這是專門作為正式接待官員的地方。
那典簿對吳承鑒上下打量,從吳承鑒的服飾中認出他的品級是個正五品郎中,發出一聲冷笑:“廣州真是神仙地,一個商人,也能接二連三地弄到頂戴了。”眼神之中,充滿了嫉恨。
吳承鑒一時不知道對方是什麽意思,也還沒弄清楚對方的來歷,幹脆不接口。
便聽那典簿說:“吳昭光呢?出來接旨吧。”
“吳?吳什麽?”吳承鑒一時楞在那裏,竟想不起是誰。
那典簿怒道:“怎麽,這裏不是吳昭光家嗎?”回頭問陪同前來的廣州府禮房經制吏:“怎麽回事!你是帶錯路了嗎?”
那禮書上前咳嗽了一聲,道:“昊官,你們吳家,不是給你侄子捐了個官嗎?”
吳承鑒大為詫異,這才想起吳昭光就是光兒啊!
這一來是因為他怎麽也沒將這次的事情往光兒身上想,二來是那典簿是四川人,口音上廣東人聽不習慣,所以一時意識不到!
“光兒……我給光兒捐了個官?”這真是從何說起?
那典簿聞言怒道:“你胡說什麽!什麽捐官!是朝廷念在廣州義商吳承鈞多年來出錢出力,為國為民,特恩許加其子從五品員外郎。什麽捐官!”
這個典簿的性子十分別扭,他得了這個差使跑來嶺南,自己也知道是會有好處的,卻又偏偏處處顯得不情願,明明看不起這些捐官的商戶,但偏偏面子上還要維護官員體系的體統,所以不肯聽別人提起“捐官”二字。
吳承鑒聽到“吳承鈞”三字,這次知道沒錯了,心中沒有驚喜,反而是驚詫乃至暗憂,這種沒來由的餡餅忽然掉下來可未必是好事。然而看看那個典簿已經十分不耐,便道:“且等等,且等等,吳昭光就是我的侄子。我現在就叫他出來。”
他畢竟是大保商,從詫異與莫名中反應過來,再處事就十分熟練,給旁邊的穿隆賜爺使了個眼色,穿隆賜爺就上前招呼,一個體態極佳的揚州瘦馬上前,直接跪在那典簿腳邊,將一杯茶頂在頭頂,嬌聲道:“爺辛苦了,請爺用茶。”
杯子晶瑩剔透,茶葉暗香撲鼻,人更是嬌媚無方。
這杯子茶水也就算了,這等嬌俏人兒上前來軟玉溫香,兩聲爺出來,一下子把那個典簿給叫得有些軟了——地方官富而京官窮,尤其是向他這種清水衙門裏的低級官員更窮,身家用度比吳家園看門的都不如,那經歷過這等絕色偎依,一下子心神搖蕩起來。
穿隆賜爺也上前來,他見這個典簿眼皮子淺,就知道用不著太過隱晦——怕是太過隱晦了效果反而不好,也就上前,連稱欽差老爺辛苦,暗中已經塞了一個大紅包過去。
那陡然覺得袖子裏被塞了個東西,手指碰了碰,就知道是兩個銀元寶,這塊頭怕不有五十兩,心頭就一陣竊喜,心想這些廣東人果然有錢,就聽穿隆賜爺說:“這杯茶欽差老爺先喝著解渴,等公事辦完,我們吳家回頭還有冰敬奉上。”
那典簿一聽喲,這還有後續啊。他錢一到手,脾氣就收斂了些,又見有美人好茶伺候,焦躁便去了大半。
與此同時,吳承鑒讓吳七急急往梨溶院而來,在院裏撞到吳六,吳六扯住他道:“幹什麽,這麽慌張。”
吳七問:“光少呢?”
吳六道:“找光少做什麽?他在東廂房,大少奶盯著他讀書呢。”
兄弟倆拉扯著走到了東廂房門口,果然見蔡巧珠坐在一邊,看著光兒在練字,吳七進門道:“大少奶,快讓光少換身衣服到仰恩堂去。”
蔡巧珠轉頭道:“怎麽了,看你跑得氣喘籲籲的。”
吳七道:“仰恩堂來了個欽差,說是朝廷念在大少身前為國為民,要給光少封官。”
屋內不知道多少人同時啊了起來,個個驚詫。
蔡巧珠和吳六對視一眼,同時想起那事來,跟著化作驚喜:“這……這可是真的?”
吳七道:“敢來我們吳家園,總不可能是騙子吧。不管怎麽樣,先讓光少換身衣服到前面去。那位欽差脾氣可不大好。”
光兒一臉的懵,卻還是在蔡巧珠的督促下換了衣服,蔡巧珠也換了件更莊重的外衫,然後帶著光兒匆匆往中堂趕來。
路上就看吳承鑒在堂外回廊下等著了,向蔡巧珠招手,蔡巧珠帶著人走過去,問道:“三叔,那……那欽差可是真的?”
為光兒謀官的事情,蔡士群沒有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蔡巧珠,只說事情在辦,但有些懷疑那中間人是否真的能辦下來,要蔡巧珠且等等消息,所以蔡巧珠對事情也並無十全把握。
吳承鑒見大嫂三分驚訝之中,倒帶著七分期待,不免有些怪,但一時也沒多想,就道:“人是廣州府禮書帶來的,宅裏有人認得那個禮書,與梁商主家四姨太有拐彎親戚,不是沒根基的。移送文書我也看了,的確是真的。”
蔡巧珠道:“這……這可是……”她的七分期待,一下子都變成了歡喜了。
吳承鑒道:“只是這事有些怪異,如果是朝廷給我加官,不管是什麽理由,總也算在情理之中,可我們全無運作,怎麽會突然給光兒加官,而且還是從五品員外郎!”
吳六在旁邊道:“昊官,員外郎很大嗎?”
吳承鑒道:“知縣老爺才是七品,員外郎比知縣還大三級,你說大不大?”
蔡巧珠和吳六更是喜出望外了。
吳承鑒看他倆的反應,忽然有些疑心了,然而這時不是說話的時候,便道:“且先進去,接了官袍頂戴再說。”
蔡巧珠連忙道:“是,是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